周冰心
石至莹在上海James Cohan画廊的新个展《我并不假装理解宇宙》展示了她全新作品珠子玻璃球系列,其灵感来源于黑塞的一部文学作品《玻璃球游戏》。石至莹是属于那些会在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寻找关系、但并不刻意附加关系的艺术家。
这让人想到三年前她在James Cohan画廊第一次个展中的一件作品《帕洛玛尔》,其灵感同样得自一部文学作品,卡尔维诺的小说《帕洛玛尔》。那是一组30件纸本水彩水墨绘画,每一张都与书中的相应章节相对应:一片海浪、无垠的草坪、火星表面、日式沙庭、宇宙星云等,就像书中的主人公帕洛玛尔先生一样不断对周身世界进行哲学观察,这些纸本绘画代表着石至莹对世界本质的视觉化沉思。它们也像阿里阿德涅的线索一样贯穿着她的创作。其中的一些视觉形象:海洋、草、火星、沙庭、宇宙都成了石至莹反复绘制的题材,从而衍发出她近年创作中为人所熟知的一些重要系列。这些系列中的代表作品和新系列“珠子玻璃球”一起,在上海Jewelvary Art and Boutique今年6月的个人项目中,得到了一次集中而有节制的展示,作为对过往创作的一次微型回顾。
《帕洛玛尔》和《玻璃球游戏》都是着意探讨宇宙规则、世界本质与真相的文学作品,它们都带着亲民可感、同时又极具普遍性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。这对长期致力于用二维绘画建构时空感、表现对世界真相认知的石至莹而言,是完美的图像文本。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寻找适合于表现的题材,和为探知世界本质与真相的主题练习合适的绘画技法,是一项长期工作的两面。
如何在画布上表现时间性、运动,建立体积和空间感,传达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能量——这些都可视作对宇宙世界与自我认知定位的努力;如何让画布上的每一笔、以及每一笔与每一笔之间,相互作用、充满节奏和气息。落到画面上,就成了海水的每个波动、每根草的动势、星云的每个尘埃、佛像的每一道轮廓、珠子的每一个弧面;海水每个波动与波动的起伏,草叶与草叶相互的推挤,珠子与珠子之间相互的引力与斥力,由此建构起二维画面中充满动态的空间感与能量场。这些都是工作室里漫长而反复的练习。
展厅里呈现的,则是近一年反复练习的成果——珠子玻璃球是一个个微缩精巧的小星球,它们构成了宇宙:珍珠表面在黑色或幽深蓝色背景映衬下的神秘光泽,纸本水彩玻璃珠表面反射和折射出的通透光泽,仿佛是广袤久远时空里的一个个发光天体。作品有的是以阵列重复绵延的方式建立起秩序空间,如同此前《万佛洞壁》系列;小尺幅作品画面则是对珠子或玻璃珠的不同排列组合,一颗、两颗、三颗,通过笔法、色彩表现珠子在画布上的实体感与空间感,以及珠子与珠子之间的微妙的力量与动势。在“珠子玻璃球”这个寓意探讨宇宙规则的主题上,看得出艺术家在寻找契合题材与探索绘画形式语言上的持续的努力。